内网入口 留言板校长信箱手机版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一中公共信息网>> 德育天地>> 心理健康>> 正文内容

乐山一中心理学教师参加“四川省第一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综述

任重道远有为有位

——参加“四川省第一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的综述

乐山一中  廖大琴

 

一、撷取培训部分领导和专家的精神

5日上午,四川省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处处长嘉东波,对如何加强全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要把孩子的心做大。各地相关部门要坚持“治未病”的理念,在工作中充分学习和运用积极心理学,传递正能量,为孩子们提供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成长指导。第二,要把事情做实。要努力构建起省、市、学校(社区)的三级维护体系,建成具有教育、咨询、干预和治疗等功能的软件体系,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氛围,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多方面的辅导。第三,要把培训做精。与会人员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本次培训会议精神,回到工作岗位后,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6日下午,省教科所曾宁波副所长,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当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实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解读一: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群体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进一步加强,据全国妇联2009年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流动儿童2000多万。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2、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3、缺乏完整的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倾向;2、孤独感较强,缺乏幸福感;3、较低的自尊;4、出现更多的偏差行为。(二)“网络一族”学生的心理值得关注(20126月我国网民已达5.38亿,世界第一)处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由于价值观念处于不稳定状态,再加上缺少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当面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言论——将产生种种负面影响。(三)离异家庭子女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我国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离婚率连续7年增高。与完整家庭子女更有可能产生长期的对他人的不信任,亲密感,较差的自我发展;研究发现即使童年期的亲子关系非常亲密,离异家庭子女成年后对其父母仍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四)家庭贫困学生群体心理状况不容忽视

解读二:新时期中小学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小学学生生理发育水平加快,青春期提前至小学;独生子女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呈现出新的心理特征。

解读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作用。

解读四: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所长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说;在德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几方面解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具体而言:1、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夯实心理基础,2、当代德育在内容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3、当代德育需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曾所长在现场,也回答了教师关心的问题,如:心理老师的工资待遇、职称等该如何评定?参会心理老师听了国家有明文规定中学心理教师的地位、作用等,都倍感振奋与欣慰。

7日上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副主任陶勑恒以《社会发展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为题,与参会学员一同分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的经验做法。

观点一:学会读孩子

陶勑恒教授说,不能用自己的经验为孩子编故事,要学会读孩子。迄今为止,所有的儿童心理学,都是成人写的,呈现的是成人的眼中的儿童——幼稚、无知、问题多多,危险重重。应该要小心翼翼地去读他们,请求他们在成人的心中写出他们自己的“儿童心理学”。“孩子们有着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善良的心、向上的力。我曾自认为能给他们带去福祉的,对他们的问题的帮助和矫治,有时是对他们正常发展的强行控制、粗暴干涉。”

观点二:要有未成年人的视角

陶勑恒教授说,中小学是未成年人正式进入的一个正式社会机构,是未成年人个体生命过程中首次经历的巨大的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孩子为本的校园文化、运作机制、课堂互动模式,从教学内容到考评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有人的视角、未成年人的视角。“当前对中小学教育采取的诸多改革措施基本上可以归入技术取向或功利取向,而真正以孩子为本、以孩子健康、和谐发展为本的问题并未解决,在某种意义上,当前中小学教育是‘没有人’的教育。‘没有人’的教育给孩子、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并已显现出来。”

陶勑恒教授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关怀未成年人的基本福祉,从社会组织和环境对他们健康发展的影响看未成年人的心理福利以及他们发展和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及其处置的策略和方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思想、观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第二层次是原则、策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一种教育原则;第三层次是行动、技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最后才是具体的教育行为。

观点三:发展视角看成长

陶勑恒教授说,要以发展的视角看待未成年人及其成长,走近他们,支持、关怀与帮助他们走好成长之路。要以未成年人为本,以他们发展阶段面临的心理需求、发展任务为本。

二、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在三天的培训中,聆听了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智慧之光后,深感在中小学开展、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重大,而要提高心理教师在中小学的地位,心理老师必须做到“有为”,才能“有位”。梳理我校心理教育开展的情况,深感在未来的心理教育工作中,应进一步深入、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持有“心理教育生态化”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视角。

1、学校方面:学校是最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也是中学生学习、生活和锻炼的主要场所。班集体的优劣,校园文化环境的质量,自然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我们从应进一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行政、政教处、教科室、教导处、后勤处、保卫科、团委、学生会等各个部门都高度重视育人作用,各个环节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作用,让学生感受“真”,感受“善”,感受积极与健康。具体说来:

一是创建良好的班级集体

集体是社会化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塑造、品德培养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离不开集体生活的锻炼与陶冶。正象马卡连柯所说“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纪律不好的集体中,也会很快地变成小野兽。”所以,首先应形成团结的集体和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同时,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班集体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个体的团结协作精神。如举行体育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朗诵比赛,也可组织学生参加集体劳动,在劳动中锻炼学生意志。

二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环境方面,主要从物质建设和校风两个方面着手。学校把校园物质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例如:有计划地深入打造“沫若“阅览室、书画室(艺术长廊)、电脑室等活动用房,进一步合理规划布局,功能分区明确,建筑适用美观,环境干净整沽,努力使校园建设达到管理科学化,设施标准化和环境公园化,用“四季有鲜花,常年绿满园”的情景陶冶、浸润学生的心灵。另外一所学校的校风,作为该集体的基本心理环境,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人才的塑造。多数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被潜移默化形成共同的行为方式。而多数人的一致态度,必然成为影响所有成员的巨大力量,甚至使态度不同的个体改变初衷,规范一定的行为。所以,充分利用“百年沫园”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一进校,就收到学校优良传统,辉煌的校史的熏陶。希望通过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改善抑制自己不良行为,而与周围的文化心理环境协调起来。以积极向上、优良的环境影响,达到浸润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2、教师方面:学生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加强。我们采用了邀请专家来校讲座的方式,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理论修养;还采用派教师走出去学习参观的方法,以提高其自身素质。目的是培养一支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并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人生阅历的教师队伍,只有建立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健康有效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具体而言:1、对班主任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培训。2、结合新教材的教学,发展学校“双全互动”模式。仅把学校的班主任队伍调动起来,还远远不能达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学校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可以充分调动课任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双全互动”模式也可以由原来的班主任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成为教师全员参与。学校的预备年级和高一正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也为我们结合新教材组织这两个年级部分学科的老师就本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行探讨提供有利契机。从寻找学科教学目标中的关于心理的部分、实现这些心理目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学生方面:即点面结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既能使学生共同发展,又能使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充分地显示出来。在具体方法上既要有面向全体的授课讲座,又要有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帮助,应该将集体活动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教育,又使个别学生的各种特殊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辅导面向个别学生只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个别学生受益。面向全体同学,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能起到预防作用,使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扰的初期就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所以,点面结合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做到点面结合。

一是面的方面,即团体辅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程表进行系统授课,也可应班主任的邀请,针对某个班级最近的实际情况进行讲座。同时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心理导航》,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读本《青春阳光》的研发,使之更具科学性、实效性。我们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如利用国旗下讲话,以校刊、《政教通讯》、《沫园教研》为阵地,专栏宣传介绍心理常识,并号召全体师生的参与,在《政教通讯》上主办“心理圆桌”,让学生为同学解答心理困扰:每周星期三中午校广播站还有“心灵空间”节目,也是介绍一些心理应对技巧,同时组织学生到街头去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同时也学习了许多知识,并定期主办心理手抄报。与此同时借助课题探究,深化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为”,“有效”。

二是点的方面,即个别辅导。进一步加强心理辅导中心的健全。主要通过信件辅导、网络、促膝谈心(面谈)及电话咨询等形式,并在个别辅导方面我们创造性的设立“心理三人行”学生团队,同伴效应,就是发挥学生间知识水平基本一致,年龄相近,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大体相同等情况,让学生影响、疏导、作用学生即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有时同伴的陪伴与交谈,让困惑的学生觉得更亲切,更能“共情”,更形象生动,更有“现身”的榜样。于是建立学生团体的心理互助支持系统。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把“心理三人行”做大、做精、做实。

4、在家长方面: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的方式,整合学生家校合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但许多家长对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不是很了解,这样就容易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作为我们学校教师的有利支持,有时候反而会抵消我们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班主任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关系,让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班主任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指导。

三、目前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难:

  虽然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早,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硬件”,却极度缺乏。

1、场地:优雅、舒适、温馨的咨询室,是学生个案的咨询的基础设施。可我校自99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来,一间简陋的十几平米心理辅导室,陈旧的一张木桌子和两张木凳子伴随至今。一间咨询室既是两位心理老师办公之地,也是咨询之所。时常两位心理老师在接待个别学生咨询时,有一位老师的咨询就无处可去,只好找无人的教室或校园安静的角落,这就无法做到个案咨询中“保密、安全”等原则,势必影响个案咨询的实效性。更别说“团体辅导室”,“音乐治疗室”,“心理放松室”,“沙盘治疗室“等功能区分,设施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

2、配套设施:(1)没有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系统:少数心理老师要保障成百上千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比势单力薄。借助成熟、科学的心理测评系统,进行筛查,缩小范围,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团辅或个别辅导,是一条高效、操作性强的途径。由于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没有购买学生心理测评系统,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受影响,也难了解、全面掌控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2)没有一件针对个别学生心理咨询的相应设施。如:“沙盘治疗”,“音乐治疗”,行为放松治疗等相应的设施。

3、心理老师自我成长的机会少;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特殊性(心理内隐性、学科起步晚、教师人数少,非高考学科等),更是一个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学习、更新的学科。心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尤为重要。但实际我们心理老师在平时,很难有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无法提升自己,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只能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个体的自学,来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老师,其自身内在人格的不断上升尤为重要。教师稳定健全的人格是给学生带来温暖和支持的基础,而心理教师团队的定期交流和提升是提升其内在人格的必要途径。不仅急需个人成长,心理老师还需要同时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专业技术,如个体、团体咨询技术,心理咨询方案设计、评估、分析能力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些专业技术培训机会少之又少,心理老师或因此对职业生涯产生疑惑、茫然,以至于成长缓慢甚至滞留,这对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毫无益处。 




来源:乐山一中  编辑:乐山一中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