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入口 留言板校长信箱手机版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一中公共信息网>> 德育天地>> 心理健康>> 正文内容

教科简报_总第34期(心理学课题)

教 科 简 报

2011 — 2012学年度

  第十期(总第34 期)

乐山一中教科室                                  2012年3月

                                                                         

四川省教育厅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

《普高生负向社会认知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

主  题: 开题论证报告、专家指导

时  间: 2012、03、22  14:30-17:30

地  点: 乐山一中第一会议室

形  式: 报告、指导 第6次会议

参加人员: 主持: 曾宁波(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高远才(乐山市教科所所长助理)

主讲 专家组、顾问组、课题组(廖大琴)

专家组7人(曾宁波、赵家骥、徐建奇、李万兵、陈出高远才、高德全);兄弟学校来宾(外校、草堂高中、徐家扁小学、特殊学校、实验幼儿园)全体课题组成员14人、班主任10人、学生成员5人

一、介绍与会人员

高远才介绍专家组成员,袁光大校长介绍课题组成员。 

二、廖大琴:利用ppt宣讲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报告第一部分“课题提出背景”:首先,生动地展示了四个案例(困惑:出

走理由!震撼:少年抢劫;警示:“我从圆中看社会”;迷茫:一线教师的反馈),立刻激发了与会人员的兴趣。其次,廖老师就课题组于2011年底做的前期测评资料作了详细的分析,一是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三项维度的认知倾向和对社会的总体评价;二是学生社会认知主要渠道网络、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颇具说服力的资料,更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廖老师总结课题前期研究,提出自己的六点反思,让课题组坚定了课题研究的决心。

报告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涉及到八个方面1、研究目标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3、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  4、普高生负向社会认知的学校干预策略研究基本思路构架  5、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6、研究措施   7、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8、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报告第三部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强调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保障。

三、王慧明:利用ppt宣讲课题的《实施方案》

讲解操作思路: 1、基本思路。2、确立子课题,落实研究任务。 3、研究

实施框架图。 

划分研究阶段和拟定研究措施: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7月-2012

年4月)。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4年5月)。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0月。

四、唐建军:利用ppt宣讲《总有一种期待》

补充发言,提出课题研究的构想——拟解决目前高中德育实践中的七个主要

问题(困惑),提到了4点改革主张和6项点改革措施。对课题研究充满期待,提出了4个研究价值和4种研究期待。

五、专家论证

(一)徐建奇(乐山师院副院长、副教授)

肯定课题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指出课题的难点在于学生

负向社会认知的的形成和矫正都涉及到家庭、社会,必须结合家庭、社会,课题研究才可能成功。关键应从负向认知形成的 心理基础即负向注意、负向记忆着手研究。

(二)李万兵(乐山师院教授)

从新闻案例(七人抢劫团伙)谈起,找到学生负向社会认知的形成根源才能

治本,认为根源之一是家庭,学生的人格在5岁左右已经形成;之二是社会现实中媒体过分负面信息的报道。建议多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研究措施应该多提炼,便于操作。如能做好学术构建,能给其他学校以借鉴,更有价值和意义。

(三)赵家骥(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

建议参考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内容,认为课题搞得好能解决当今重大教育问

题,但是难在翻越家庭学校两道坎。指出当今学生对社会太多迷茫,根本在于当今社会缺乏文化兴国之魂,学生的精神支撑太渺茫、而物质支撑又缺乏力度。建议课题研究的立足点放在一是心理干预,二是绝对不要脱离社会背景,三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重点谈到要引导学生直面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尤其引导学生在多种文化冲突中看到真实的自我,提高识别能力。要加强校园文化品质的提升,构建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感染、熏陶学生。构建的学校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脱离社会。

(四)陈出(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

肯定报告价值,课题以普高生为研究对象,定位准确,学生参与是亮点。开

题报告概念清楚,依据充分、思路清晰、措施明确。指出负向认知的概念内涵、外延的鉴定应该更清楚。从数学角度理解,学生有一些负向认知并非坏事,数学公式的逆向运用能启发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将学生的认知从负向引导到正向,对学生更有深刻的意义。正向引导为主,对一些小概率的负向认知要关注但不要追寻。

(五)高德全(乐山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

开题论证中的思想碰撞本无对错,是好事情。社会处于转型期、普高生处于

思想动荡期,此课题具有现实性、建设性,是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和结合的好课题。肯定课题的前期准备扎实,学生参与好。实践操作中注意明晰创新价值点,把握好节点,建议降低难度。就开题报告中的“课题概念界定”提出了商榷意见,如该课题不能理解为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界定应在一定标准下进行,有些负向社会认知可能有其形成的合理性,要将负向社会认知消除是不可能,不必要的,强调负向认知转向正向认知的,可能目标错了。干预要注意运用相关的认知方法、策略,要有敏锐性。研究要关注心理教育德育倾向,抓典型。

(六)曾宁波(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理论研究不是大问题,注意归类研究,重在负向社会认知规律的研究。把握社会认知的特点及社会性、价值性。认为负向社会认知可分为三类:反社会主义的,随波逐流的、对社会具有积极建设意义的。实践中,多从积极认知角度引导,如同中医的“扶正除邪”。要结合高中课程改革,根据其形成和矫正的规律,融入到学科教育中,从学生身边问题出发,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好相关问题的澄清,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边做边改变边修正。

六、袁光大校长表态

感谢专家们的建议、意见,表示有信心做好课题,学校从人力、物力、财力

几个方面提供全力保障,希望专家组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

七、高远才(乐山市教科所所长助理)总结

希望课题组认真梳理开题报告中提到的理论、措施、目标。建议特别关注德

育、心理干预措施的结合,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如同伴互助、主题班会、励志教育。强调措施的落实,重视资料的积累,增强反思、认识感悟、及时形成论文。

感谢专家的智慧和贡献,预祝课题圆满成功!

                                                                         

记录整理:李 能   

 审   稿:唐建军 

报:乐山市教育局、乐山市教科所

送:学校校级领导、中层领导

发: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

 



来源:乐山一中  编辑:乐山一中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