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旅】京城芳华 ——乐山一中2019年暑期研学旅行纪实(四)
京城芳华
——乐山一中2019年暑期研学旅行纪实(四)
Day 5 8月2日 颐和园、圆明园
来到北京的这几天,每一天都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首都的“热”情似乎有点让孩子们招架不住了,今天终于迎来了一个极其凉爽舒适的天气,而在这样凉风习习的天气里逛皇家园林,更是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古代皇帝贵族们在园里散步的那份惬意。行走在昆明湖畔,看十七孔桥感受筑桥的奥妙;乘坐游船,在诗情画意中走进万寿山,那满是壁画的长廊都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典故,孩子们认真听着导游的讲解,对每一段历史都充满了好奇。
导游果果布置研学任务
颐和园合影
下午的研学地点是圆明园。站在圆明园的废墟面前,大家的心情都略显沉重。作为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海宁安澜园建造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听着这些介绍,大家难以想象出它曾经是多么璀璨辉煌,又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如此残忍无情地将其变得满目疮痍!痛惜之后,孩子们更加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小组同学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就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颐和园合影
小组分享
【营员感悟】
高2020届15班 李铭宇
颐和园:1、长廊: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廊间的每根房梁上都绘有彩画,其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古代四大名著;
2、昆明湖、十七孔桥:昆明湖修建范围广、周围群山环绕,湖中小岛和十七孔桥连着形似乌龟,有着长寿的寓意。
圆明园遗址:倾倒的石柱,杂乱的堆着,看着让人深有感触,圆明园是中华民族应该牢记的国耻,我们需引以为戒,勿忘国耻,发愤图强,复兴中华。
今天老师抛出许多问题,大家在游览中都在努力寻找答案。最后,在圆明园中展开了小组讨论,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将自己所知道和收集到的信息分享给大家,许多问题大家都是以未来的视角展开讨论。古语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的我们是否也是在展望未来呢?
高2020届23班 吉布尔体
早早地,收拾好背包,向今天的的目的地进发,看见昨天的客车停留在原地,我决定,今天轻装简从,一则省力,二则省油。
导游是个极可爱的人,这几天她都将我们三十几个人带得顺顺畅畅。这不,她把我们带到了十七孔桥旁,讲述着颐和园和圆明园的历史。作为皇家园林,修建过程都耗资巨大,并且最后都被外国侵略者掠夺。颐和园被修复了,恢复了往日的荣光,而圆明园却依旧是破败不堪、断壁残垣,时刻警示着国人勿忘国耻。
说起修复了的颐和园,确实美极了。那里有我过去想象了无数次的世外天堂:在占全园四分之三的昆明湖的滋养下,湖堤边秀柳依依,时时拨动着游客的笑颜。湖中央“飘”者孤岛,岛上有慈禧太后的楼阁和养生堂,树木郁郁葱葱,让人感受到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十七孔桥将孤岛与湖堤连在一起,桥上栏杆处有神态各异的石狮子,有的张牙舞爪、有的打闹嬉戏……在拱桥最高处望向四周,景色一览无余,湖面微风徐来,扬起湖堤上柳树枝条。
假如,可能的话,那时刻,身边没有一个游客搅扰着,我一定以为我不是我,湖不是湖。
- 没有相关内容